关于公文素材的积累
0 [' g/ E4 c# w$ Q7 A$ h8 u
/ T( W* j% f6 W {) _3 g- k主讲:清水拂心
6 Q( i! x' P4 z" O
5 _5 m: F; a! [! W# X(2016年3月31日在文稿评改演播室QQ群366351120的讲稿)
9 @1 d* r3 J& h9 r3 F" g
% _1 R' _, ^- W$ H5 b& W6 }文稿评改演播室的各位朋友,大家好,我是清水拂心。今天,主要围绕公文素材的积累,与大家交流一些体会。重点交流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为什么要积累素材。二是什么是公文素材。三是如何积累素材。至于素材运用,放到“如何积累素材”里进行讲述。下面,依次进行:
0 |" I7 g2 J: T/ |( ^
7 Q9 l! T. X8 P( {一、为什么要积累素材?(充分认识积累素材的重要性)
5 m6 \8 t5 S' k! b5 A8 ?+ @
5 J$ `% R' Y# t- w
积累素材,或者说占有素材,对公文写作具有基础性、关键性的作用,是提高公文写作速度和质量的重要因素。
1 Q c2 _2 P8 m' q+ V8 a1 j
$ v1 E" |5 ]: ]* M# c
用四个比喻来形容:一是素材如粮草。所谓“兵马未到,粮草先行”、“手中有粮,心中不慌”,粮草充足,是打胜仗、奏凯歌的前提和关键。二是素材如米。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米,再巧的妇女也做不成好饭。三是素材如建筑材料。写公文好比建房子,素材就是水泥、砖瓦等建筑材料。缺乏充足的建筑材料,再好的设计师也建不好房子。四是素材如公文之母。没有母亲怀胎十月的辛苦孕育,是不可能生下孩子的。总之,做好了素材积累的功夫,公文写作就事半功倍。那么,为什么要积累素材?具体来说,积累素材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作用:
+ v- H0 w7 h+ [4 e* M1 L# U! X* ]4 L4 F+ i- e; x- y0 i
(一)厚积薄发,从容完成公文写作任务。公文不比文学作品的有感而发,更多的是奉命成文、命题作文。公文姓公,言不由衷。领导给你一个题目,要你迅速下笔千言,立马成篇。没有写作之前的积累,是难以完成让公文写作任务的。写作公文的过程就是“薄发”,前期投入更多时间、更大精力的素材积累就是“厚积”,只有厚积才能薄发,两者一因一果,缺一不可。这种素材“厚积”,包括全面熟悉情况,不断丰富知识结构,扎实提升理论功底,越厚实越好,多多益善。在“厚积”之下,才能“猝然临之而不惊”,才能在公文写作任务面前从容应对,得心应手,信手拈来。公文写作应急救急,关键就靠大量积累、占有素材。
/ U7 }8 }3 v! O) _2 x, y, L5 }1 t3 D! b( @' N5 K
(二)启发思路,提升开拓创新能力。我们经常说,党员干部要提高创新能力、培养创新思维,那么如何提高创新能力?到底从何处创新?如何判断自己提出的观点、思路、举措是不是创新的?要回答好这些问题,还是要靠积累素材、占有素材。当你占有了方方面面的素材,你就知道哪些方面是目前还没有涉足或者涉足不深的,哪些方面有创新的可能性。当你占有了不同方面的素材,你就可以通过不同素材的整合融合、比较比对,进而生发出新的观点、新的思路、新的举措。牛顿有句名言,“如果我看得比别人更远些,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要想提高自己开拓创新的能力,不断提出新的观点思路,必须广泛占有、借鉴大量素材。站在素材的肩膀上,才看得更远,视野更宽阔,见识更卓越。
# L$ `$ c+ H* U" ~7 Y8 W
0 a7 J3 ?2 b1 U x- F. ]0 @(三)避免出错,给人留下沉稳扎实的印象。占有素材越多,意味着你对这项工作知道得越全面、越深入,对主要做法、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推进的方法等都心中有数;对上级政策、本地进展、基层实情等都了如指掌。如此,你说话办事、提建议出点子、做决策定思路,就会有所依据,就会科学合理,就会富有建设性、创造性、前瞻性,就会让领导、同事觉得你是一个稳重踏实、认真负责、实干可靠的人。更关键的是,当你占有了大量的素材,就不会说行外话,不会说糊涂话,不会说错话、假话、大话、空话,不会乱定调、瞎表态,不会丢丑、出洋相。
# P$ T! y% ^4 X: V! E7 `1 t
) K* G$ Q/ W# {# e5 u二、什么是公文素材?(以系统的观点来看待公文素材的内涵)
; w& _7 V0 y( I1 B$ B6 Z2 E: e X" I% q6 r
公文素材不单纯是某个好词好句,也不单纯是某篇范文模版。对于公文素材的内涵,一定要用系统的观点来看待。也就是说,公文素材就是一项系统工程,系统工程之下有众多的项目支撑。那么,公文素材这一系统工程到底有哪些子项目呢?或者说,公文素材可分为哪些类型?
, l& a p/ r9 x/ [3 v
2 q$ v; ]8 M' n! [& F(一)从文章构成要素来看,素材可分为字词、短语、句、段、篇。所谓“字词”,主要是指一些高度概括、浓缩的字和词,或者是一些常用的动词、名词、形容词、副词等。如“常用后缀:化,型,性”,“动词一字部:抓,搞,上,下,出,想,谋。”“副词一字部:狠,早,细,实,好,很,较,再,更。”,等等。所谓“短语”,主要是指公文中常用的动宾式、主谓式、偏正式、联合式等类型的短语。如动宾式的“收拢思想、调整状态、认清形势、肯定成绩、正视困难、正视压力、发扬精神”等,主谓式的“成效卓著、成效显著、起点很高、进展顺利、反响热烈”等,偏正式的“与时俱进、加压奋进、迎难而上、赶超发展、超前谋划”等。所谓“句”,主要是指名言警句、谚语古语,或生动的排比句、比喻句等修辞句,如“打铁还需自身硬”、“不廉洁没有特区,反不廉洁没有禁区,不廉洁分子没有避罪天堂”,“有案必查,有腐必反,有贪必惩”等。所谓“段”,主要是指表达精炼、内涵丰富、观点深刻新颖的好段落,或者说理透彻、层次清晰、论述天衣无缝的好段落,如“深刻把握严的度、时限和面的内涵,认识到严是回归本意本源,是应严之严;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从严治党绝不是一时之严;从严治党不是针对少数不廉洁分子的个别之严,而是对全体党员的全面之严”。所谓“篇”,主要是指精彩的时评、领导讲话稿、调研报告等整篇文稿,或者不同文种的范文样板文等。比如,河南省副省长王铁讲话很有特色,就可专题收集他的讲话稿全篇,作为公文写作的参考素材。
. [/ G( h) p- P+ @
2 F6 a! ~: X' S/ p6 T(二)从公文结构来看,素材可分为精彩的标题类素材、高超的撮要句和段首导入语类素材、严谨新颖的框架类素材、启发深思的结尾类素材。
; d4 s' w) @' }
6 D, n3 Y0 U$ H) @* E(三)从公文文种来看,素材可分为领导讲话类素材、工作汇报类素材、工作报告类素材、调研报告类素材、信息简报类素材、评论类素材,以及请示纪要等各种应用文类素材。
' Z; Q# `& z& i9 c8 B* k
" f. w5 v! X% r8 t7 A. q* K: g(四)从公文来源来看,素材可分为上情、中情、下情、内情、外情、领导情。所谓“上情”,主要是指本级以上的各项路线方针、政策法规、文件精神、部署要求等方面内容。所谓“中情”,主要是指本级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的情况。所谓“下情”,即本级以下基层单位的实际情况、群众的期盼呼声等。所谓“内情”,主要是指本单位内部或自身职责范畴之内的各方面情况。所谓“外情”,主要是指外单位、外地的经验做法。所谓“领导情”,主要是指领导平常常说的话,常讲的观点,常用的方法,常关注的事项,等等。
- f1 |5 [6 ]4 a2 q( O
$ w' {2 i" ?6 }- O) h; D& ^, v9 k
% I3 ~! [" H. K+ H
( r; |- }# Y+ w& b(五)从公文内容来看,素材可分为大政方针类素材、理论知识类素材、技能方法类素材、故事案例类素材、问题不足类素材。所谓“大政方针类素材”,主要是指各种路线方针、政策法规和上级的最新精神、最新要求,等等。所谓“理论知识类素材”,主要是指政治理论报刊或党报党刊上的理论文章,或者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观点、原理,等等。所谓“技能方法类素材”,主要是指谋划推进工作的各种方法,如问题导向法、抓点带面法、抓两点带中间法。所谓“故事案例类素材”,主要是指经典的历史故事、典型的工作案例和人物事例、各级各领域各行业的真实事例,等等。所谓“问题不足类素材”,主要是指工作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和不足。对这类素材,要随时随手记下来,可以按工作类别来收集,也可按照机制性问题、阶段性问题、主观性问题、客观性问题等类别进行收集。补充一句,在这几类素材之外,你还可以根据自己平常公文写作需要,列出几个常用的主题,如“担当”、“学习”、“落实”、“创新”、“意义”等,根据这几个主题来分类收集素材,也是不错的方法。
* M Q% }; s8 {# P- u V& |
) ^0 U2 K3 s' j2 u, N不管你是选择一种角度,或者兼有多种角度来收集素材,总之一点,要系统地看待素材的内涵,不要局限于某些词、某些句。在素材上分的类越细越好,积的量越多越好,涉及的面越广越好。素材“厚积”,追求的就是一个“厚”字,哪怕有一些素材不是一时所需的。
4 p6 Q, Y% u8 h& w4 z
9 T. P7 Y& L# f* B3 {5 e
三、如何积累素材(科学把握素材积累的四个环节)
$ m/ p; W6 g( i6 P
# g3 _0 K# ?9 p5 X8 V
素材的积累,包括素材运用,个人认为要把握好以下几个环节:
A* E2 J4 ]: L
5 i- i" N0 i$ x3 r0 j(一)查找素材环节。积累素材,首在发现素材、查找素材。
) y F9 S ^2 W$ `- i$ [/ F2 x
- O) R9 S u$ j" _& I& i1、查找素材的几种渠道。一般来说,有以下几种发现素材的渠道:
3 m$ c* d2 n2 ?: ]0 B2 Z
) ?6 t6 N4 T ^8 U! S$ R2 C9 K* Q7 s, D: ]2 g, O
& ^/ f2 D# ^4 t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