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有两种人不得不写文章。一种是内心思潮的涌动,感情急流的冲荡,思绪变化万千,如果不将之书于纸上,就无法忍受,此一为由内而外的不得不为之而后快,亦可说是有话可说;另一种是由外部强施压力而不得不写,为了生存竞争,为了取得资格证书,为了职位晋升,如果不写点东西,还得发表出来,就无法在此存在,亦可称无话也要说,有一句话叫“为赋新辞强说愁”。此种人以高校师生为众,兼之社会上部分企业、科研单位,在此之中又以人文社会科学方面为首。 3 T3 R5 l F' }5 F. K' T6 C ( `, F1 {: r( t; z2 c1 L 为什么要写文章?记得林宇堂在回答他女儿的时候说:“因为我有话要说”。眼下,我们忙着写文章是不是也都是有话要说呢?我不敢肯定。记得焦瑶光老师给我们上课时说起了他父亲说过的一席话。焦老师说他新近写了一些(教育类的)文章,想让他父亲看一眼,并毕恭毕敬地递给父亲,谁知父亲不看一眼,竟随手扔掉。并说写什么文章,等你上了一定的年纪再写吧。教育不是随便什么人就能写出来的,现在论什么教育,还不如多读点书好。当时,焦老师父亲是前西北师范大学地理学院院长,教授,在学术上有相当的知名度,认为写文章一定要流于自然,只有有了一定的经历后才能写出文章,写好文章。而今,我们都不管不顾了,读点书就要写文章,不读书也要写文章。为什么要写文章?因为要发表。为什么要发表?因为要毕业,要评职称。我们不想再追问下去了。$ V% T8 S0 C/ T; _3 b3 k4 H
5 |6 m4 u$ @$ Y! F 如今是一个写文章的时代,不想写也得写,不会写也要写。过去写文章是发自肺腑,流于笔端。现在写文章是如何情况呢?围城之内的人逐渐已经意识到,形势变了,多数情况是:拍脑袋,想文章,这样的文章是挤出来的,有一个词叫“挤牙膏”,就是此种说法;挤不出怎么办,有办法,说得好听些,就是问别人借,说得不好听些就是东拼西凑,胡乱拼凑,借用一个饮食上的词汇叫“拼凉盘”。当然,抄袭文章一事,并非今人发明,古已有之。但不同的是,情况和程度都早已超出过去。过去媒体不发达,条件有限,范围也有限。过去还要斟酌一番,并亲自下手动笔。现在却不那么费力了,只有傻瓜才下手抄,因为效率太低。在网络信息时代,谁还用纸笔这样落后的传统工具,只要接通计算机网络的终端设备,键入相关字词或内容,强大的引擎就会为你献上所需,唯一要你做的就是游戏般地敲打键盘,右手轻轻浮动鼠标并有选择的点击。仅此,文章就有了。于是,就有人戏称如今是“剪刀+浆糊”的时代。其实,还可以说今天是“简单+糊涂”的时代。0 h, w" z$ |% e$ e
) O& b F1 ?% @5 a 然而,花一定时间和精力来抄袭也罢,用闪电方式迅速集结成篇也好,从其来源上讲,它们都逃不脱一个“占”字,那就是暗自无偿占有别人的精神劳动成果。 & N m `( q$ F 8 o3 p( H8 X* \2 |& L& T+ {' x 不凑巧的是,有人不同意糊涂的你和你的糊涂。这也就不难理解当今许多发生在高校和机关故事和笑话了。 ---陈富% G! d# r+ a% i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