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文稿,还能这样写》作者雄文《笔杆子碎语》作者王一端《机关文稿写作入门》作者杨新宇《机关文字工作五十讲》作者何新国
最新《公文写作培训课程》直播间《公文写作百法例讲》作者房立洲老秘网站长、《老秘笔记》作者老猫《公文高手的自我修养》作者胡森林
开启左侧

会面礼仪:称呼、问候、介绍、握手、座次、合影

[复制链接]
书生意气 发表于 2013-4-21 15:11: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文稿修改演播室众筹计划,点击了解详情
 
  会面,通常是指在较为正式的场合与别人相见。在日常工作中,办公室员工往往需要会见各式各样的客人。在会见他人时,尤其是当办公室员工以主人的身份在工作岗位上会见正式来访的客人时,既要对对方热情、友好,又要讲究基本的会面礼节。在工作岗位上,会见客人的礼节甚多。对一般的办公室员工而言,称呼、问候、介绍、握手、座次、合影等,当属人人皆须掌握的最基本的会面礼节。 ( z2 Q( b8 n1 ~! G
  一、称呼的习惯 " Y5 D7 K# |& v+ h9 m, U) ]
  称呼,一般是指人们在交往应酬中彼此之间所采用的称谓语。选择正确的、适当的称呼,既反映着自身的教养,又体现着对他人的重视程度,有时甚至还体现着双方关系所发展到的具体程度。
/ F, ]& k8 W- n) G- q# U! X1 g# Q  办公室员工在正式场合所使用的称呼,主要应注意如下两点。
: e- M8 F3 k2 K5 |  (一)称呼正规 ; Z8 c7 Y! S3 }4 B8 Y) v
  在工作岗位上,人们所使用的称呼自有其特殊性。下述正规的五种称呼方式,是可以广泛采用的。 1 C" _6 f6 }3 K8 k6 s8 q
  1.称呼行政职务。在人际交往中,尤其是在对外界的交往中,此类称呼最为常用。意在表示交往双方身份有别。
; }  b3 j1 p( ]& L% O9 X( I. i' g( @  2.称呼技术职称。对于具有技术职称者,特别是具有高、中级技术职称者,在工作中可直称其技术职称,以示对其敬意有加。
4 S1 G" l& x) T4 V% L  3.称呼职业名称。一般来说,直接称呼被称呼者的职业名称,往往都是可行的。 ) j, ]4 e' s2 a* V1 d
  4.称呼通行尊称。通行尊称,也称为泛尊称,它通常适用于各类被称呼者。诸如“同志”、“先生”等,都属于通行尊称。不过,其具体适用对象也存在差别。
1 |: K2 B; p* i0 {  5.称呼对方姓名。称呼同事、熟人,可以直接称呼其姓名,以示关系亲近。但对尊长、外人,显然不可如此。 * J8 \) w7 v% D" S' h1 l4 r2 L: x
  (二)称呼之忌
0 L  }8 ]4 V8 {9 k  以下四种错误称呼,都是办公室员工平日不宜采用的。 , h8 L0 X1 `" o+ C8 E6 v% @
  1.庸俗的称呼。办公室员工在正式场合假如采用低级庸俗的称呼,是既失礼,又失自己身份的。
- {' s5 w$ f' Y+ v' |5 K  2.他人的绰号。在任何情况下,当面以绰号称呼他人,都是不尊重对方的表现。 % u# g) X+ `+ z, {0 f* q: Y! A
  3.地域性称呼。有些称呼,诸如,“师傅”、“小鬼”等,具有地域性特征不宜不分对象地滥用。
, S, U. u8 f! A" P1 ]: Q( q  4.简化性称呼。在正式场合,有不少称呼不宜随意简化。例如,把“张局长”、“王处长”称为“张局”、“王处”,就显得不伦不类,又不礼貌。
+ W5 I8 }$ ^- j+ s/ |! U+ y  二、问候的做法
8 f* k& \5 ~& N/ d6 ~- [, U, q  问候,亦称问好、打招呼。一般而言,它是人们与他人相见时以语言向对方进行致意的一种方式。通常认为,一个人在接触他人时,假定不主动问候对方,或者对对方的问候不予以回应,便是十分失礼的。 4 N6 N3 Q& Z- i
  在有必要问候他人时,办公室员工主要需要在问候的次序、问候的态度、问候的内容等三个方面加以注意。 + C% N0 @) M7 n( t/ M
  (一)问候次序
- {2 D) H- K, T6 L% b  在正式会面时,宾主之间的问候,在具体的次序上有一定的讲究。 " j9 x* F6 ^4 d: e7 |* q
  1.一个人问候另一个人。一个人与另外一个人之间的问候,通常应为“位低者先行”。即双方之间身份较低者首先问候身份较高者,才是适当的。
+ q) u  R8 D- d1 g' V9 Z! ]  2.一个人问候多人。一个人有必要问候多个人时,既可以笼统地加以问候,也可以逐个加以问候。当一个人逐一问候许多人时,既可以由“尊”而“卑”、由长而幼地依次而行,也可以由近而远地依次而行。
& l- e! k$ v) N6 w8 o  (二)问候态度 ) |) D' W( c& y0 |6 ^9 y7 D
  问候是敬意的一种表现。当问候他人时,在具体态度上需要注意四点:
2 U# ?/ B5 j) S8 K  1.主动。问候他人,应该积极、主动。当他人首先问候自己之后,应立即予以回应。
$ y$ b6 f- o! v4 J& \' R; @# j- a  2.热情。在问候他人时,通常应表现得热情而友好。毫无表情,或者表情冷漠,都是应当避免的。 , p% g) u# }- J
  3.自然。问候他人时的主动、热情的态度,必须表现得自然而大方。矫揉造作、神态夸张,或者扭扭捏担,都不会给他人以好的印象。 ) f  H/ W* @3 |+ E# x" `1 K3 {& |
  4.专注。办公室员工在对其交往对象进行问候时,应当面含笑意,以双目注视对方的两眼,以示口到、眼到、意到,专心致志。
) n# S$ X' f( }9 ]  (三)问候内容
$ k; k% m5 L5 M% r$ a% p  问候他人,在具体内容上大致有两种形式,它们各有自己适用的不同范围。 5 ]/ R) |  H9 i0 p
  1.直接式。所谓直接式问候,就是直截了当地以问好作为问候的主要内容。它适用于正式的人际交往,尤其是宾主双方初次相见。 4 X6 ~( J3 s/ A" {0 N
  2.间接式。所谓间接式问候,就是以某些约定俗语成的问候语,或者在当时条件下可以引起的话题,诸如,“忙什么呢”、“您去哪里”,来替代直接式问好。它主要适用于非正式交往,尤其是经常见面的熟人之间。
9 H8 W7 z! h7 R6 n: V: O; r  三、介绍的艺术 $ J, e; e9 u7 ^* X0 M+ G
  在人际交往中,特别是指人与人之间的初次交往中,介绍是一种最基本、最常规的沟通方式,同时也是人与人之间相互沟通的出发点。
. v5 L$ T4 J! A  在日常工作与生活里,办公室员工所应掌握的介绍主要有如下三种形式。
" |, E) P* {$ z- P  (一)介绍自己
9 J' _, d3 O0 k$ t  介绍自己,俗称自我介绍,它指的是由本人担任介绍人,自己把自己介绍给别人。办公室员工在介绍自己时,通常有如下三点注意事项: % f% K2 `, |! _" @
  1.内容要真实。办公室员工介绍自己时所具体表述的各项内容,首先应当实事求是,真实无欺。介绍自己时,既没有必要自吹自擂,吹牛撒谎,也没有必要过分自谦,遮遮掩掩。 1 D8 s+ E4 G& ~( L6 N0 S
  2.时间要简短。在介绍自己时,办公室员工理当有意识地抓住重点,言简意赅,努力节省时间。一般而言,介绍自己所用的时间以半分钟左右为佳。若无特殊原因,是不宜超过1分钟的。 9 S. P$ a- i4 C7 }# \
  3.形式要标准。就形式而论,办公室员工所适用的自我介绍主要分为两种。形式之一,是应酬型的自我介绍。它仅含本人姓名这一项内容,主要适用于面对泛泛之交、不愿深交者。形式之二,是公务型的自我介绍。它通常由本人的单位、部门、职务、姓名等项内容所构成,并且往往不可或缺其一。它主要适用于正式的因公交往。
3 t% |& C0 P9 C/ p9 H  p0 u) q* [1 x" C2 }% [% X: @9 j* S
: i, ]( Q- S( F7 P/ {
自我介绍的顺序& p) V' E6 }0 d" J1 }
  ' H4 T2 i+ k# U1 B- r# M9 ]7 j! v, D
  (二)介绍他人
. r, N+ o9 q1 ]3 Z  介绍他人,亦称第三者介绍,它是指经第三者为彼此之间互不相识的双方所进行的介绍。 8 L8 N4 E2 e7 w5 y# }
   从礼仪上来讲,介绍他人时,最重要的是被介绍的双方的先后顺序。也就是说,在介绍他人时,介绍者具体应当先介绍谁、后介绍谁,是要十分注意的。
7 a) k/ |3 [2 u3 a, Y" Z& n3 n : ^2 ]( J  F6 B* N! B% R  p: m. Z
% K9 R+ P4 |0 s( y' e" q. U
  
; C8 Q; Y% t" [- {8 n+ I; m/ ]  9 @" J' s1 x" B# p3 i+ o( Y
  标准的做法,是“尊者居后”。即为他人作介绍时,先要具体分析一下被介绍双方的身份的高低,应首先介绍身份低者,然后介绍身份高者。具体而言: 1 E, d* s$ ]$ d% O! \7 @
  介绍女士与男士相识时,应当先介绍男士,后介绍女士。介绍长辈与晚辈相识时,应当先介绍晚辈,后介绍长辈。介绍外人与家人相识时,应当先介绍家人,后介绍外人。介绍客人与主人相识时,应当先介绍主人,后介绍客人。介绍上司与下级相识时,应当先介绍下级,后介绍上司。 2 Q0 H2 |1 n) a
  (三)介绍集体 % Z- r8 M2 E& Q2 \* |5 o
  介绍集体,实际上是介绍他人的一种特殊情况,它是指被介绍的一方或者双方不止一人的情况。介绍集体时,被介绍双方的先后顺序依旧至关重要。具体来说,介绍集体又可分为两种基本形式。
! M1 [# }" P. Y* K( T& O! h6 g  H( x  1.单向式。当被介绍的双方一方为一个人,另一方为由多个人组成的集体时,往往可以只把个人介绍给集体,而不必再向个人介绍集体。这就是介绍集体的所谓单向式。
6 ~5 S+ f% d2 ]9 O4 F" N  2.双向式。介绍集体的所谓双向式,是指被介绍的双方皆为一个由多人所组成的集体。在具体进行介绍时,双方的全体人员均应被正式介绍。在公务交往中,此种情况比较多见。它的常规做法,是应由主方负责人首先出面,依照主方在场者具体职务的高低,自高而低地依次对其进行介绍。接下来,再由客方负责人出面,依照客方在场者具体职务的高低,自高而低地依次对其进行介绍。
; p6 ~; [% _, C9 P7 `1 p% S  四、握手的规矩
4 C. |: [2 F4 h* R  在见面与告别时,人们通常都会握手行礼。在国内外交往中,握手都是最为通行的会见礼节。办公室员工学习和掌握握手礼,主要应当从握手的方式、伸手的先后、相握的禁忌等三个方面加以注意。 + f" r7 W$ ^4 s! e
  (一)握手方式 2 d1 Y3 E' d5 W' J  G) S* P
  作为一种常规礼节,握手的具体方式颇有讲究。其具体操作中的要点有四。 . C: n8 A# L9 o' P
  1.神态。与他人握手时,应当神态专注、认真、友好。在正常情况下,握手时应目视对方双眼,面含笑容,并且同时问候对方。   S9 M2 W  r+ F1 Z
  2.姿势。与人握手时,一般均应起身站立,迎向对方,在距其约1米左右伸出右手,握住对方的右手手掌,稍许上下晃动一两下,并且令其垂直于地面。 7 T7 U/ \& c) ^* y' O
  3.力度。2公斤(一只手握碎一个鸡蛋的力气)。握手的时候,用力既不可过轻,也不可过重。若用力过轻,有怠慢对方之嫌;不看对象而用力过重,则会使对方难以接受而生反感。 , J4 V: W& a2 |. ^; O
    男士之间的握手力度稍大) W/ p! o- m" y5 S  E) ?
    女士之间的握手力度稍轻; I4 G' `' H' g! I- z9 X" Y
    男士与女士之间的握手力度稍轻
' C1 h$ t# n3 a  4.时间。一般来讲,在普通场合与别人握手所用的时间以3秒钟左右为宜。 7 m% B8 {+ o3 ]$ ], c% W
     5、姿势。身体以标准站姿站立;上体略前倾;右手手臂前伸,肘关节屈;拇指张开,四指并拢。9 v4 t6 Z4 J2 U$ \
    6、伸手顺序
% D% Z6 P5 @% @1 _- L2 ~    主人与客人之间,客人抵达时主人应先伸手,客人告辞时由客人先伸手;
" O; k# Y, }/ C: [    年长者与年轻者之间,年长者应先伸手;% `% i" H* @# ^* Q' l+ q0 O" ~
    身份、地位不同者之间,应由身份和地位高者先伸手;3 ^: l5 C- T0 R1 [1 B
    女士和男士之间,应由女士先伸手。
1 L2 ^4 M- x3 @) q8 N8 \* z    先到者先伸手 6 Y+ v. b: A. H3 `
    7、目光。注视对方的双眼。
0 D$ @- C' S7 d# v! E. E  Z) \    8、握手的位置。7 ~: A# M0 u' g1 |2 \6 n
    男士与男士握手 握手掌   虎口相对
* B4 a5 Y  F! l; o) Z2 X: D  n    男士与女士握手 男士握女士的手指
0 y* N  ^9 A% I    女士与女士握手 手指相握
( Y+ o2 c: I$ z# F! t! m8 D5 i% z! z) ?    9、握手时的表情。
; a6 g- P  J: }( V3 W) E, J    一般情况下,要自然地微笑。
! N# e( S/ }6 @' r, G+ K    对方心情沉痛时,表情要凝重。! F: X# z# O& M% s* `+ K
  (二)相握禁
! a* d  e+ V% q5 Y1 m% ?) p- f( H  在正式场合与他人握手时,主要有下述五条禁忌应当避免。
* q, n/ z: b7 H0 W& [5 r  1.用左手与人握手。握手宜用右手,以左手握手被普遍认为是失礼之举。 * R( m" w* U- Z$ F9 F
  2.戴手套与人握手。握手前务必要脱下手套。只有女士在社交场合戴着薄纱手套与人握手,才是允许的。
7 b  i, U, ]+ B- @& }, e  3.戴墨境与人握手。在握手时一定要提前摘下墨镜,不然就有防人之嫌。
" O' b" u% C+ W# _5 ]7 H9 z$ U9 O0 r; z  4.用双手与人握手。用双手与人相握,只有在熟人之间才适用。与初识之人握手,尤其当对方是一位异性时,两手紧握对方的一只手,是不妥当的。
1 m* G0 l6 w8 _$ E$ {" y; u, a* Y1 C  5.以脏手与人握手。在一般情况下,用以与人相握的手理应干干净净。以脏手、病手与人相握,都是不应当的。 $ d4 c9 E! L& X+ m) ]/ l
    五、拥抱礼
4 j" n8 W7 y! u1 W* ~    ◎两人正面对立,各自举起右臂,将右手搭在对方的左臂后面;1 g- b$ z# a, e8 g6 L& k
    ◎左臂下垂,左手扶住对方的右后腰。
9 g! n" D: v5 L7 X) \3 K$ o    ◎首先向左侧拥抱,然后向右侧拥抱,最后再次向左侧拥抱,礼毕。& D' H* P$ w% {. q3 v
    ◎拥抱时,还可以用右手掌拍打对方左臂的后侧,以示亲热。; y' B0 v% B$ D9 u/ B
    六、合十礼
( A  k5 |& b! k1 J3 k; y7 _    把两个手掌在胸前;对合,掌尖和鼻尖齐高,手掌向外倾斜;头咯低,兼含敬意和谢意双重意义。' Y% H5 i7 j: Q- C7 h, d  s
    七、鞠躬礼% {1 x  s: Y" k  {, N
    基本姿势:身体成标准站姿;手放在腹前.
, Z0 q! _/ @  U% x! l! I/ X. ~    角度:20度~30度。
- N: E$ P: f2 |+ p9 [3 f/ }    表情:自然,符合场景。
5 V* x% [$ m; ]  c5 v4 u    眼神:视对方或视地面。' {$ z4 i; D  B' D
    八、拱  手  礼% D* f' e# c" J: ?6 F
    一般以左手抱握在右拳上,双臂屈肘拱手至胸前;自上而下,或自内而外有节奏地晃动二三下。
7 A0 x$ t. ?+ k, @: Q9 z    九、点头礼
2 A. p. G' O1 t2 H" u' d3 }    这是同级或平辈间的礼节,如在路上行走时相遇,可以在行进中点头示意。若在路上遇见上级或长者,必须立正行鞠躬。但上级对部下或长者对晚辈的答礼,可以在行进中进行,或伸右手示意。
" b; a  u3 Z0 c3 R' N6 M  十、 座次
, \. I9 r6 ?) Y& `. O. f2 I    办公室员工在会见时让座于人有两点注意事项。一方面,必须遵守有关的惯例;另一方面,则必须讲究主随客便。从总体上讲,会客时办公室员工通常应当恭请来宾就座于上座。会见时的座次安排,大致有如下五种主要方式。
) C. A; ~+ @! g0 [: e" p% ^! |& \7 R  (一)相对式
! a4 D* Z& A& C2 K. j9 K* w  它的具体做法,是宾主双方面对面而坐。这种方式显得主次分明,往往易于使宾主双方公事公办,保持距离。它多适用于公务性会客。它通常又分为两种情况。 * F; @- v: k: {% }. W
  1.双方就座后一方面对正门,另一方则背对正门。此时讲究“面门为上”,即面对正门之座为上座,应请客人就座;背对正门之座为下座,宜由主人就座。 + Y0 K, B, H, G( i$ Z
  2.双方就座于室内两侧,并且面对面地就座。此时讲究进门后“以右为上”,即进门后右侧之座为上座,应请客人就座;左侧之座为下座,宜由主人就座。当宾主双方不止一人时,情况也是如此。
/ x0 d5 ~2 I6 z, M- z. f  (二)并列式
, ^/ b# E9 a) g$ C4 A  它的基本做法,是会宾主双方并排就座,以暗示双方“平起平坐”,地位相仿,关系密切。它具体分为两类情况。 + [8 J* v: M: S) W
  1.双方一同面门而座。此时讲究“以右为上”,即主要宜请客人就座在自己的右侧。若双方不止一人时,双方的其他人员可各自分别在主人或主宾的一侧按身份高低依次就座。0 u; L0 i" ?; A2 O- U3 C: e- @
  2.双方一同在室内的右侧或左侧就座。此时讲究“以远为上”,即距门较远之座为上座,应当让给客人;距门较近之座为下座,应留给主人(见图六、图七)。 * x- i: @% x3 N& b
  (三)居中式 : N9 c8 z* i0 T9 s
游客,如果您要查看本帖隐藏内容请回复
 

精彩评论6

正序浏览
老猫 发表于 2013-4-22 20:05:28 | 显示全部楼层
 
公文写作百法例讲
一、接待原则
3 r+ d! L, Z( I1 A0 b( I. \" c
4 Y  C; ~: z1 y+ I1 }0 d1、平衡
2 `! Q2 v' W! Y/ _/ ], {9 H4 o- |. p4 j; J+ J1 U, Z
2、对等
* ]3 X" A/ s: r" A2 X  j
; ?  s- q: p$ L4 _3、惯例' ]) F& G6 S# O9 T

) {5 F9 h! ~/ F二、接待的礼宾顺序- v* n9 f  h# {
" m0 {  l- V# t, @+ k
1、按职务高低
# b9 x# s: _7 M8 @' ]! ~& ^2 X7 M" q0 x4 v- [
2、按来宾所在单位的字母排序
  K6 J) P- }: R0 U  S3 n* }7 `! L# {) I) J4 z
3、按先来后到的顺序: W8 f: }2 H; n* ^& T  ]

! H) T2 x% R+ i& P2 B8 I* W) k: f0 _4、按报名的先后顺序
7 }1 v4 C5 k9 v: S
. y6 ~$ M5 N* H% o) @5、不排序, b6 U' U4 `+ {

0 S3 L  x" x3 Z三、接待的事先准备
3 I8 E' M2 p7 Q# v& i4 k' k% w7 V6 M& v4 `9 r
1、确定接待规格及计划
2 B! j7 n6 ~# r" [: S/ E( U; J; [- t8 ^" G$ Z
2、确定时间
- q$ w" ~/ L/ Z, I5 s
* K$ f* I, t9 ]0 d! d7 _& E3 ^3、确定地点:接待地点及住宿地点
  T# t2 W: W% K. P9 h1 @# q( n7 U, g6 v/ h6 V! I$ i- h2 @7 v# J
4、确定人员:接待人员及陪同人员; b( Q' y  B1 v

0 Q6 m4 A) [- M2 C* x5、确定交通方式:轿车及其主次位之分* B1 {2 v2 a. a8 `, p% s) o

7 z/ X' ~. n6 J  \) f  I四、行进礼仪
8 H9 }5 x  @7 ~% i( w6 i1 L7 j0 Y. k0 a& D; f2 i
1、单行:以前为尊,以后为卑: C- [0 X& ]  y4 Q( |

4 {7 c* l+ u( B* `1 z$ y2 G2、并行:以内为尊,以外为卑2 k: {5 f# a9 C1 [- T$ G

% q) e3 Z4 |  J& G3、三人行:以中间为尊,以两边为卑(三人同行时)% f' N2 N  N  e) H  F& m
( c; B# b) Q- k- D
其尊卑顺序为:居中、居左、居右8 Q# C4 H% L% q& `9 ]: p; E. J6 R
$ E8 J4 U1 t+ M. Q: y" m' l' S2 M$ {( K' ]
五、上茶的注意事项9 m7 Z8 M# [8 F9 w: N
' S9 |8 v4 a) O& Z
1、尽可能为客人多准备几种饮料
! l# U/ P- `+ S3 @& y1 z: d7 R& v9 J' S
2、照顾客人口味
+ w7 M$ L* k! h0 ~! v9 x% B& X5 n, A' s8 T! X
3、上茶的顺序
6 z, r0 N1 k  d$ x2 y
0 u$ j3 N  U& k% r, Q先宾后主,先老后幼、先女后男
& P7 d" c2 \  C* C9 Q1 E) ~: h+ H# ?0 z
六、座次礼仪/ M. w2 K' F9 u$ |
6 \6 ?1 o  ]5 {" Q4 F
小型会议:面门为上,居中为上,以左为上
7 n% F# N0 p$ J2 Z) W3 M6 i* i1 e
! O9 z, `% D# J& X, E% R圆桌:无高低贵贱之分! s: ^. S4 y  [

% N, h' G/ K- Z2 D( k/ \+ l' X7 y大型会议:主席台前排高于后排,中间高于两侧
8 c8 S2 }0 x" R% F
! H# }" ?7 b' a会场:散座、划片安排# p& x$ _$ ]5 w8 ]. ^1 N
, W  T2 p& [2 I  q6 z2 F, @5 i
 
维摩诘 发表于 2013-11-2 18:07:42 | 显示全部楼层
 
老秘网虚拟稿费
详实全面,好宝贝呀,哈哈哈哈
 
石头希迁 发表于 2015-6-18 19:11:55 | 显示全部楼层
 
专业写文章
总结的非常全面,老规律,先顶再学习。
 
北国风光 发表于 2016-2-16 16:37:50 | 显示全部楼层
 
赶紧学  学而优则仕   饱食而思欲  路不同而掉头  车不跑去加油
 
420152156 发表于 2016-3-31 17:01:20 | 显示全部楼层
 
搞得好,受益匪浅,希望以后能经常看到这样的好文
 
陶东伟 发表于 2017-5-9 10:31:33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老秘网给我这样的新手提供很多的工作帮助。摆席卡虽然是小事情,但是却来不得一丝一毫的马虎和大意。办公室的工作事无巨细,特别开心能找到老秘网这样能够提供实际帮助的网站。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0关注

7粉丝

12帖子

排行榜
作者专栏

关注我们:微信订阅号

官方微信公众号

客服个人微信号

全国服务热线:

0595-22880819

公司地址:泉州秘途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运营中心:福建省泉州市

Email:506070961#qq.com

Copyright   ©2015-2025  老秘网 责任编辑:释然Powered by©Discuz!技术支持:秘途文化  备案号   ( 闽ICP备19022590号-1 闽公网安备35050302000919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