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公室是一个单位的形象和窗口,折射着一个单位的精神风貌,其工作性质决定了办公室职在中枢,位处关键。近年来,我办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围绕“三服务”,扮好“五种角色”,不断提升服务水平,有效促进了教育改革和发展,办公室工作多次受到教育部、市委办公厅、市政府办公厅的表扬和肯定。3 v, b) T3 i& x6 v0 m1 j: ]/ b
! F" K& q' C: V* {; M" C; a+ L, v 一、当好“调度”抓协调* d- i" _# {3 a- ?1 S& a
* Z4 r8 U5 x6 B# V. R
综合协调是办公室工作的主旋律,是为领导、为机关、为基层服务的切入点。我们着重从四个方面抓协调:一是抓好文件材料协调。对带有全局性、决策性、方向性的重大、重要、综合文件,广泛征求各方面意见,提高文稿质量。二是抓好会议活动协调。办公室牵头制定重大政务活动、重要会议方案,同时,协调落实会议活动相关事项,避免“会议”撞车。三是抓好事务工作协调。协助领导处理有关日常事务,合理安排领导日程,减少领导参加会议和应酬性公务活动的次数,让领导腾出更多的精力和时间思大事、谋大事、抓大事。四是抓好日常管理协调。充分发挥“总调度”和“中转者”作用,确保本系统、本部门、本单位思想同向、工作同步,有效保证全局工作的顺利开展。
- Z* e6 F/ n, c6 D- l0 _+ N) N7 O+ `" X, m! e1 I
二、当好“耳目”抓信息
, S7 X( E" _- T C* p
. D' k% N# u* u1 v" o8 o" F [) G 信息是科学决策、谋划工作的重要依据,是展示形象、反映情况的有效途径。教育信息工作是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展示办公室工作水平的重要平台。一是充实队伍,变“孤军作战”为“众人划桨”。除办公室有专人负责信息编辑报送外,各处室都通过上挂、借用等方式,设有兼职信息员,参与信息采编。同时,每个区县教委、高校、直属单位都确定了1名分管领导和至少1名通讯人员抓信息工作,全市教育系统基本形成了完善的信息工作网络,“全员办信息”的氛围日渐浓烈。二是强化考核,变“消极应付”为“主动进攻”。为改变以往信息工作积极性不高和“一时热、一时冷”的状况,办公室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信息工作的通知》,细化了考核办法,实行信息采用情况每月通报制,让各单位随时掌握信息任务完成进度,保证信息工作不松劲、不断档。三是完善载体,变“一枝独秀”为“齐头并进”。对上,即教育部、市委、市政府办公厅,我们以《信息快讯》的形式报送,对下,即各区县教委、高校、直属单位,我们以《教育工作动态》编发,各有侧重,较好地发挥了信息服务领导、服务基层、服务发展的参谋作用。四是提升素质,变“散兵游勇”为“精兵强将”。我们通过集中培训、片区座谈、印发学习资料等方式,加强信息工作的培训指导。同时创建了教育信息QQ群,为全市教育系统信息工作人员搭建交流平台,实现互帮互进,不断提高整体素质。5 v5 [& w8 c' F' _% I4 I
$ [" j1 q+ s. {; l- F0 @ 三、当好“助手”抓调研
1 N" C1 {# f6 g4 [( Y5 U
8 S1 p$ ^3 P$ a+ N) o 调研是领导决策和指导工作的基础和依据,是“谋事之道、成事之基”,是发挥参谋助手作用的具体体现。围绕教育改革和发展,我们开展了一系列调研。在调研过程中,我们一是紧跟领导意图,做到“想领导之所想,急领导之所急,谋领导之所求”。领导关注的焦点,就是我们调研的重点。2008年,我们联合相关处室开展了统筹城乡教育综合改革试验专项调研;2009年,我们又围绕如何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切实提高广大师生素质,牵头开展了教育工作专题调研。二是紧贴基层实际,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为基层服务,为师生服务,是教育工作的本质所在。我们以人民群众的呼声为第一信号,开展了“我为教育建一言”、“教育工作大家谈”金点子征集活动,通过召开座谈会、发放问卷调查表等多种形式,自下而上广泛征求社会各界的意见和建议,既较好地解决了“闭门造车”、“坐井观天”等问题,又进一步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
$ ^3 f o7 R1 J) n
3 U. V1 N9 G/ |( V 四、当好“钦差”抓督察4 N% E! C- \# U. v% o
3 v8 |% D1 \0 A2 V8 h0 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