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领导写讲话稿,是秘书经常遇到的一项工作。老秘网认为要把这件工作干好,常常要做好以下几种基础性的工作。! o: T2 Q- a* o0 ?
1 m' m/ M3 V, P9 D. F! K$ S
一、了解领导4 a3 i1 J. C+ Z/ w6 c
: Z$ W9 X) z8 Z9 u: {4 R
(一)把准领导的意图
M* D% j* d$ U% M# J
; ^" X- M3 n5 |. H- h 把准领导的意图,就是要准确把握领导是在什么时间和空间下讲话,讲话的意图是什么,领导讲话要表达什么样的思想、观念,传达什么样的信息,通过讲话要达到什么样的目的。领导讲话是以议论为主来传达自己的观点、主张,还是以叙述为主来介绍某种情况或某种经验。领导讲话的目的很多,也很复杂,下面简单介绍几种把准领导意图的方法。2 t6 M, \' ]3 p% D; _% A8 _
9 Y4 [4 V' ] H# z9 R' R4 s0 } 1. 传授性讲话。这种讲话的目的是要“使人知”,即使人知道、了解和掌握某些知识、信息或事理。讲话只是要把某种信息传递给听众,并不希望支配听众的行为。这种讲话稿,把信息讲清楚,使听众爱听能懂就可以。' e* {: K" B G: F2 @; P' c
2 q0 q" T r8 w) q G5 z X: e 2. 说服性讲话。这种讲话的目的是要“使人信”,即使人信服领导所讲的某种观点。讲话是要影响听众,使听众能够改变认识或更加信服讲话者的观点。这种讲话稿,需要有鲜明的观点和充分、可接受的事实、事理。+ N& Q' M2 |0 Z8 e' {
9 B2 r% M9 G- c
3. 鼓动性讲话。这种讲话的目的是要“使人激”,也就是要能够使人受到激励和鼓舞,促使听众在认同的基础上,以自己的热情和力量去从事某活动。讲话多用于政治、战争和大型活动的动员。这种讲话要求能够用最直接的事实和最直接的语言去激励、震撼人们的情感,推动人们的行动,要避免繁琐、复杂的逻辑论证。
9 i. z# f# f% m+ Y( @, k7 M; o2 ^5 f' N) o, i; ^. ~# {' d
(二)把准领导讲话的风格; z S! q9 K+ H
, Y' X% V4 f* h! l- k P 把准领导讲话的风格,就是要把准领导在讲话中所表现出来的个性和特色,包括讲话者在思维和语言修养上的特点。讲话风格是讲话者阐述思想的手法和在讲台上讲话的风度,以及讲话者与听众进行思想交流的方式等。讲话风格既能够显示出讲话者的思想水平,又能显示讲话者的才华和艺术水平。有时我们会发现,台上讲得滔滔不绝,台下却听得昏昏欲睡。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很多,但演讲者没有自己的独特风格,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讲话风格较多,以下几种是较为常见的。
. S0 i7 r" D6 ~1 S' C' A: s) v' t5 O
U2 }/ w& `+ L. W2 ~! r 1. 战斗型。用这种风格讲话,一般采用紧张急促的节奏,高亢激越的音调,并且讲话时的目光锐利,手势深重、有力,能显示出战斗的姿态。这种讲话风格常常用在一些批判、声讨、揭露、控诉性的场合。电影《高山下的花环》中的军长讲话运用的就是这种风格。一些革命先烈在刑场就义时的演讲、法庭辩论的讲话……也都用这种风格。要写出这种风格的讲话稿,常常要用短句。
: `1 K: A" q& e9 y
5 \8 E! G3 ~/ [% Q7 m& X/ h 2. 谈话型。用这种风格讲话,常常表现为音色自然质朴,语气委婉,表情随和轻松,动作近乎平时习惯,毫不矫揉造作。讲话者就像与听众拉家常一样地漫谈。鲁迅的讲话就具有这种风格。一些说服性的动员讲话,常常适合使用这种风格。0 b/ _! U& t7 U d) Q$ Q( \2 ]& G* [
9 o1 |& i, I$ |' I; c' e, ?
3. 深沉型。用这种风格讲话,音调低沉、深重;节奏比较缓慢;手势、体态动作较少甚至不用,而眼色、面部表情使用较多。常常给人时而思恋时而忧郁压抑之感。一些悼念或纪念性的讲话常常使用这种风格。7 U0 @# v, c/ k( ? X
$ Y, E6 p! F3 \ 4. 严谨型。用这种风格讲话,需要较多地使用口头语言中的强调方式,对某些内容进行着重性的论述。因此,这种讲话常常会运用重音、反复等手法,而且态势语用得不多,讲话者站立的姿势、位置大都保持相对稳定。在一些隆重的场合讲话,常常使用这种风格。
1 J( ]8 ^+ q7 z) ]4 T
/ O% U$ ~1 P4 f, f! o 5. 幽默型。用这种风格讲话,可以活跃气氛,调动听众听演讲的兴趣,增进讲话者与听众的友好情感。因此,用这种风格讲话,音调可以具有一定的戏剧味,语言幽默、生动、形象,逗人发笑,并且手势动作轻捷灵活,面部表情富有喜剧色彩。这种讲话风格运用广泛,除个别严肃场合以外,都可以广泛运用。
/ E9 q/ c4 m2 w1 K. x1 ~
2 B. s0 a5 A% n8 v; B4 v% W8 e5 F (三)把准领导的个性7 V$ s6 D( Z* \- U- U' B4 ^9 n
3 r1 o( q6 q' d4 n: b9 `
把准领导的个性,就是要把准领导的性格特征,即了解领导的学识、经历、性格等。讲话稿是秘书代替领导写的讲话稿,最终是由领导去演讲的。因此,在写稿的时候,秘书就要把准领导的学识、经历、性格等。在写稿的过程中,要时时处处设身处地地从领导个性的角度来考虑。讲话稿从观点的提炼、事例的列举到字词句的推敲使用,都要为讲话者量身定造。如果观点、事例、词句等,不符合领导的学识、经历、性格,领导讲起来就会感到别扭不顺当,甚至闹出笑话。
" K, m& b+ N4 I" L X# `9 L$ u
1 \9 x9 O& S+ T8 T 二、了解听众
5 @( q# J' ~" T9 f3 I. [, G' d+ k6 q! V# V* y F9 f
讲话要适应对象,这是讲话最基本的原则。鬼谷子说:“与智者言依于博,与博者言依于辩,与辩者言依于要,与贵者言依于势,与富者言依于高,与贫者言依于利,与*者言依于谦,与勇者言依于敢,与愚者言依于锐。”
. C% h6 e6 @8 r N' y
' B, [: l. S& g1 p* {1 R 对知识高深的人——应该多说理,肤浅的话他是不愿意听的;对程度低浅的人——应该多举明显的事例,高深的理论他是听不懂的;对头脑简单的人——可以激,循循善诱是用不着的;对好虚荣的人——可以夸,大道理他是不爱听的;对好夸大的人——可以诱,你不能用表面的话使他接受;对沉默的人——应多方挑起他的发言,不然,你将要在云雾中摸索;对急躁的人——应简单直接,滔滔不绝的说话他是讨厌的;对顽固的人——应看准他最高兴之点去进行转变,硬攻只会碰壁;对愤怒的人——应该让他发泄,表示同情,会火上浇油;对游移的人——应作坚决的指示,平常的劝说,他不会有所变动;对失意的人——应同情安慰鼓励,使他有“得知己无遗憾”的感激;对有信仰的人——应尽情地说,客气话反而会成为一种疏隔。
9 i" {) M7 \6 `0 ?1 H: m/ k' [, e- j O( [9 p+ w7 s* u
这就告诉我们一个道理:我们在写讲话稿以前,应该了解这篇讲话稿是对什么对象讲的,应该根据不同的对象,选择不同的讲话内容和讲话方式。有时所讲的内容相同,也要因对象不同而采用不同的说话方式,写成不同的讲话稿。如果秘书写的领导讲话稿不适合对象,即使秘书写得再好、领导演讲得再好,那也会曲高和寡,达不到讲话的目的。4 j# Y. F2 f1 N% x/ D3 t2 m
, f- C2 x5 d9 i2 A, X3 S/ x3 l
三、了解环境" k1 [; a" f: s" m, n
; Q* R$ W5 c( X9 m6 o, \ 讲话要适应环境,这也是讲话的一个重要原则,俗话说“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说的就是这个道理。了解环境,包括了解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自然环境不同,事物不同,人们的心境等方面也会存在差别。如果写讲话稿的时候,能够注意到自然环境,就可以使讲话的内容与自然环境相适应,使听众产生触景生情的效果。比如孙中山1924年在广东女子师范学校讲话,当他谈到革命与建设关系的时候说:" j, {3 J- p, E4 D, _: Y
* V( B; f, Y. R q. K# F
革命与建设不是简单地拆除旧屋建新屋……如果以上道理诸君还不甚明白,诸君可以看看贵校背后的观音山是什么景象。从前观音山有很多楼台亭阁树木花草……风景很好,此刻市政厅要把它辟作公园,暂时荒凉,没什么可惜,以后将会有新景象。改造国家的情形也一样。+ L9 h% W. c! h m7 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