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兴伟:政府“恩威并施”谈何依法行政 - T: `' }% S8 Y' u$ V, S9 n: L
. ~- e7 H& u I. m! }/ n
6月8日,黑龙江肇东奶农称政府抢牛奶,司机和奶站站长遭到威胁。当地政府不但要求这些奶农将牛奶低价提供给招商引资的公司,还让警察将蒙牛奶源负责人及地区经理以非法截车扰乱交通秩序为名带走。(6月11日《中国青年报》)
9 [( e/ d, p0 A “如果继续给蒙牛交奶,就不给他办生鲜乳许可证等证件,还要在他的奶站旁边新建一个(奶站)挤垮他;如果李发识趣,政府马上修公路到奶站门口,而且不再找麻烦。”很难想象,这种电影上常见的谈判套路却发生在镇领导和奶农之间。 0 k- F! G9 ?1 O
这样的谈判真可谓是恩威并施。对于连入村公路都迟迟未见踪影的奶农来说,修路确实很有诱惑力,而审批上的权力又确实是切中要害。但是在这一恩一威之间的逻辑错位却不能被忽略,修路不是政府本应提供的公共服务吗?依法审批不是政府最基本的法治尊严吗?更可怕的是,连警车都参与到了“抢奶”的行列。 ; \7 H) J8 _2 J- D. Q2 L
令人担忧的不仅是该镇政府对于经济活动的强力介入,更是其为了政绩可以将手中的公共服务与审批权力变成了针对公民的“胡萝卜”和“大棒”。一个最基本的常识在于,政府的一切行为应基于公共利益,而不应成为部门利益的追逐者。 $ E( K0 a' k g
在不成熟的考核体系下,公共利益却在不断发生着异化,以至于职责成了恩典、权力成了棍棒的现象不时发生。有媒体报道山东百余企业质疑政府指定公司垄断药品配送,导致部分药价不降反升。当事医院的负责人同样透露某些县市党政部门插手药品配送管理工作,要求当地医院只能选择山东海王公司一家,并要挟医院方面“谁不选择山东海王公司,就要调查谁”。 4 }6 P: g+ i8 v/ m# n+ h
尽管这句要挟没有“不给办许可证,还要再建一个奶站挤垮他”的要挟那样赤裸裸,但同样暗藏着某些“阴谋论”的意味,它们无一例外地指向着权力的跋扈。吴思在《潜规则》一书中,将这样的手段形容为“合法伤害权”,“挤垮你”、“调查你”似乎都可以划到其中。 + K6 R! w: k! l& D
但是,仅靠“合法伤害权”恐怕还不足以达到目的,给人好处的“给你修路”又是什么呢?洪振快在《亚财政》中延伸了“合法伤害权”的概念,将这种更具有政治意味的工具性给予称之为“合法赐福权”。这两种权谋放在一起便构成了我们眼中那句“恩威并施”的对话。
$ l L9 P @ q3 `# m. g “伤害权”也好“赐福权”也罢,并不是当今权力行为的关键,因为只要有权力,总不会逃离使用这个工具的冲动。真正的关键在于“合法”二字,这两个权力工具之所以能够对民众产生伤害,根本上在于政府将法治放置于什么样的位置。
6 Y; G1 H) R- H; w0 b 我们的政府正经历着向现代政府的转型,依法行政、依法治国的政策并不是第一天提出,而今天我们却依旧能够看到有官员堂而皇之地拿权力来威胁人或给人许诺,这实在是法治建设的一种悲哀。如若想将权力的触角真正地从市场中收拢起来,首先要做的便是将其收拢到法治之下。 |